色彩风格

反诈提醒 | 警惕AI诈骗!这些“眼见为实”可能是陷阱!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3-24      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,诈骗分子开始利用AI技术实施犯罪。安陆市人民检察院提醒广大市民:科技既能赋能生活,也可能暗藏危机,识破AI诈骗需牢记“三要三不要”原则!

AI诈骗常见手段

AI换脸视频诈骗


危害方式:

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照片、视频,合成虚假影像冒充亲友、公职人员要求转账。

识别要点:

AI生成视频:

眨眼频率不自然、口型与声音略微不同步、面部边缘模糊或抖动。

防范建议:

要求对方在视频中做挥手、转头等干扰AI合成的动作;通过私密问题(如共同经历)二次验证身份。

声纹克隆电话诈骗


危害方式:

利用短视频平台公开声音样本克隆声线,伪造“子女急救”“领导借款”等紧急场景。

识别要点:

声音机械感强、背景音异常安静,来电号码为虚拟号或陌生境外号码。

防范建议:

凡涉及转账汇款,必须通过原预留电话或当面核实身份;紧急情况可要求对方提供实时照片(如医院场景)。

AI钓鱼邮件/短信


危害方式:

使用ChatGPT等工具生成高仿真话术,冒充银行、电商平台诱导点击木马链接。

识别要点:

链接域名与官方不一致(如字母错位);邮件/短信中夹杂“#%”等乱码符号

防范建议:

手动输入官网地址或拨打官方客服核实;警惕“账号异常”“中奖通知”等诱导性话术。

防诈实用指南

“三要”原则

1.要官方验证

接到“涉案”“中奖”等电话时,主动拨打110或通过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 一键核实。

2.要物理隔离

为老年人手机安装通讯录白名单功能,非通讯录号码通话自动拦截;设置微信延迟到账和银行账户禁止夜间转账功能。

3.要定期更新知识

关注“国家反诈中心”“湖北省反诈中心” 等微信公众号,获取最新反诈案例解读。

“三不要”底线

1.不随意“刷脸”

非政府、银行等权威平台,拒绝提供人脸、声纹等生物信息。

2.不点击陌生链接

即使信息显示为“熟人”发送,也应通过电话、见面等渠道二次核实后再操作。

3.不迷信“技术权威”

凡自称“公检法技术人员”“银联风控专员”要求远程操控手机的,均为诈骗!

检察官提醒

除上述AI诈骗常见手段外,打着AI预测彩票号码、AI荐股、AI虚拟币挖矿等幌子诱骗购买所谓“预测服务”的行为均为骗局!AI技术是把双刃剑,用正则利民,用邪则害人。法律红线不可越,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、侵犯公民信息等行为,检察机关将依法打击,斩断犯罪链条;公民防范不可松,牢记“三要三不要”原则,对可疑操作要保持条件反射般的警惕。安陆检察将与您共同筑牢AI时代反诈防火墙!